淺談浮標(僅供初學者參考)
淺談浮標(僅供初學者參考) ”浮標是釣魚人的眼睛”這句話是釣魚人對浮標的詮釋,由此可知其重要性,釣友對它為之瘋狂,日思夜想,就是想要獲得一支靈敏的浮標。 然而,釣魚活動是由”魚”釣組”釣手”所組成,浮標只是”釣組”成員中的一員,負責標相的變化,使釣友發現魚訊,進而揚竿中魚,而產生魚訊最大推手是”魚”,經由線組的傳達,使浮標產生標相。如果魚不吃餌,再靈敏的浮標也無法作動。 魚吃餌的力道,經由線組傳達時,會產生滅失,到達浮標時,就會大打折扣。 影響訊號傳遞主要因素是”延遲”與”阻力”, 首先是”魚吃餌的角度”,(由於判斷魚訊,通常以”浮標下頓”為主要依據,當然浮標上浮也是魚訊,但那通常是第二口,個人定義:餌料入口的瞬間為第一口,入口後的抬頭,轉身,遊走統稱為第二口,當然也有例外,如福壽魚吃餌龜毛時,會輕輕的叼起餌料,浮標上浮,但未入口,等牠感覺安全時,才將餌料吸入口中,浮標產生下頓訊號。)釣第一口訊號,是釣魚高手追求的目標。 以下內容只有回復後才可以瀏覽 (以單鉤為例)魚與釣組的角度越小,也就是說,魚把餌料”往上”吸食時,子線彎曲,上頂,與入口時子線縮短的距離相互抵銷,所以拉動鉛錘的力道會變小,鉛錘無法對浮標產生大弧度下拉,因此傳達至浮標的力量是非常微弱的,(一般浮標之所以產生訊號,是因為鉛錘的移動),所以訊號會變小。 如果魚與線組的角度較大時,餌料是向側方向移動,此時子線較不彎曲,拉動鉛錘的力量較大,(由於直角三角形的原理,斜線距離比直線長,當垂直的子線,向側方向移動時,子線需要較長的距離,因此鉛錘自然就要下降,加上入口時子線縮短,鉛錘向下移動的距離就會變大許多,浮標訊號自然也就較大,如果魚是垂直在泥土裡,將餌料往泥土內吸食,鉛錘將可得到最大移動距離,浮標訊號幾近不滅失,但那是幾乎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由此可知,魚吃餌角度不良時,會減低浮標訊號的產生。 再來是”鉤距”,鉤距越大,滯線越長,當魚吸食餌料時,子線縮短的距離,會被滯線抵銷一部分,傳達至浮標的力道減低,訊號會變小,(以雙鉤垂釣為基準,魚吃下鉤為例),當然魚也會選擇吃上鉤,只是上鉤上牽引力較大,魚在探餌時,餌料穩定性不足,警覺性較高的魚會選擇放棄吸食,就算魚執意吸食,也會因浮力較大,入口不深,而空槍連連。 接下來是”子線長度與粗細”,越長的子線,訊號越弱,因為魚吃餌的力道,是經由靠近餌料一端開始切水,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