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標-四談比重計--標示桿
四談比重計--標示桿
文章作者:vincent
發表時間:2014/10/05 01:26:38
文章分類:非釣莫入
談到浮標校正,最常見到的話題是「校X目,釣Y目」,這個所謂的幾目幾目,就是標示桿上的色目。標示桿是比較正式的名稱,一般釣友都稱為Top尾。網上或書上談浮標調校的文章很多,卻少有談及標示桿的,什麼原因我不知道,也許標示桿是個高深莫測的東西,否則它怎麼能讓眾多釣友正襟危坐、目不轉睛地看了幾十年還看不厭?
浮標調校所謂的「校X目,釣Y目」是個籠統模糊的概念,除了每支浮標特性不同之外,不同造型、不同配鉛重量的浮標也有不同的表現,很多因素都會造成浮標調校上的不一致,而標示桿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
調校浮標時,標體都是在水面以下,當你在做更進一步的微調時,只能以標示桿的色目為依據,不管你怎麼調校,最終結果都是以標示桿來顯示,不能輕忽標示桿的問題。影響標示桿的因素有四項,分別討論如下:
第一,浮標的標示桿分為空心和實心兩種材質,空心的標示桿以類似壓克力的塑膠製成,實心的則以玻璃纖維桿打磨而成。這兩種標示桿在各方面的特性有很大的不同,浮標校正若沒考慮到標示桿的材質,光說「校X目,釣Y目」是毫無意義的。
*不同材質的標示桿,上二為實心玻纖桿,下二為空心桿。
外徑粗細相同而材質不同的兩支標示桿,就標示桿部分而言,假設兩支標示桿的色目長度相等,實心的浮力比空心的小,小了多少要實際測量才會知道,我試過外徑1.0mm不同材質的兩支標示桿,相差大約在三個色目左右,兩者浮力差距必須在調校浮標時處理好。
當某人垂釣時用實心標示桿而告訴你「校八目釣四目」,你用空心標示桿可能要「校五目釣三目」才妥當。所以之前我在討論浮標調校的種種問題時,一再強調每支浮標都要先「建立明確的參考基準」,然後才能根據這個參考基準做適當的調整。
玻璃纖維可以打磨得很細,提高魚訊反應的敏度度,照理說,是製造標示桿的理想材質,但因它浮力較小,不耐水流,較適合平靜無流如職業池或休閒池的水體。溪河或大潭往往有些水流,採用空心標示桿的浮標比較恰當。釣點遠而使用長竿時,太細的標示桿看不清楚,玻纖材質的標示桿太粗的話,浮標整體表現會顯得鈍拙,所以長竿(十八尺以上)也要用空心標示桿較妥。
第二項是標示桿的粗細。相同的材質,較粗的標示桿一定有較大的浮力,某人用細的標示桿「校X目,釣Y目」,你可別傻傻的跟著「校X目,釣Y目」,要先比較一下兩者標示桿的粗細。
*不同粗細的標示桿,最上是外徑1.2mm,最下是外徑2.0mm。
相同長度與材質的標示桿,越細的承載力越小,水底的釣餌受到相同力道拉動時,細的標示桿動作較大,所以它的反應較靈敏。靈敏不見得就是好事,尤其是小魚多的時候,會讓人老是揚竿落空。但靈敏總比遲鈍好,你可以用加深釣棚、加大釣餌、增減配鉛等方式降低浮標敏靈度,而遲鈍的標示桿你卻無法使它變得靈敏。
我個人的經驗,在允許的範圍內,細的標示桿比粗的理想。一般池釣,標示桿的想理外徑大約是0.8~1.5mm,當然,也要看垂釣的目標對象,釣烏鰡的話,外徑2.0mm的標示桿都不嫌粗。
第三項是各個色目的長度,不同規格的標示桿會有不同長度的色目分配,同樣是十五公分長的標示桿,有的是十個色目,有的只有八個色目,因此你也不要盲目的跟著人家「校X目,釣Y目」。
*三支長度與外徑相近的標示桿,有不同的色目分配,上為八目,中為九目,下為七目。
標示桿的色目,相等於比重計的單位刻度,測量越要求精準,刻度要越密,但太密又看不清,所以要使標示桿變細變長,色目就可以跟著拉長。色目有兩個最主要的用意,第一是看清魚訊動態,第二是掌握釣棚深度,實際上,浮標所有的意義與功能都要靠色目來呈現,色目一定要清晰可辨。
標示桿每個色目的長度並沒有公訂標準,沒有統一的規格,完全看製造者的自由心証來決定。認真的手工浮標製造者,會依他對垂釣的認知來設計標示桿,所以價格高昂,不是我等在野釣客買得起的,我們只用得起坊間大量生產的標示桿,這些標示桿每個色目長度大約在1.0~2.0公分左右。
因為各個製造者規格不一,你使用的每一支浮標可能都有不一樣的標示桿,所以每一支浮標都要分別「建立的參考基準」,耐心一點,垂釣前花個幾分鐘把浮標調校一下。
原則上,長竿用長色目的標示桿看得較清楚,短竿(十二尺以下)因為距離近,可以使用窄色目的標示桿。窄色目的標示桿能夠顯示細微的魚訊,魚吃餌嘴刁的場合有助於作合時機的判斷。
第四項影響浮標校正的因素是造型。標示桿的造型分兩種,一種是整根標示桿相同粗細的,姑且稱為等徑型。另一種則是靠近標體(大肚)端較粗、末端較細的,我稱之為漸縮型。這項因素對浮標調校影響較小,通常製造者會以不同的色目長度分配來修正。
*上二為漸縮型標示桿,下二為等徑型標示桿。等徑型的每個色目可以等長,漸縮型則細端長、粗端短。
等徑型標示桿色目可以等長,等長的色目會有相同的浮力,但是為了看得清楚,最末端的色目通常較長些,一般末端的色目大約是1.5目長。所以浮標的標準調校法,半水單餌,標示桿可以略出水半目。
漸縮型的標示桿為了求得每個色目浮力一致,通常是細端色目長,粗端色目短,但是它不可能做得十分精確,所以每個色目的浮力仍有差異,只是這個差異很微小,可以忽略不管。
漸縮型與等徑型這兩種標示桿仍然不能以相同的「校X目,釣Y目」來調校,因為漸縮型末端那五、六個色目相對較細,浮力較小,假設等徑型是「校五目釣三目」,漸縮型可能要「校六目釣四目」。
結語:
以上四項有關標示桿影響浮標校正的問題,如果在垂釣前先採用標準的浮標調校法建立參考基準,然後再依個人垂釣習慣進一步微調,這些問題都不會成為問題。因為你已經知道餌重有幾個色目,餌團輕觸底時標示桿會出水幾目,餌團拖底時標示桿又會出水幾目。
經驗豐富的老手,很清楚自己使用的每支浮標,就算是新上手的浮標,也能很快就掌握到它的特性,所以不太須要再做標準的浮標調校,而是先採用模糊比對法,進一步再做調整。
模糊比對法的操作方式很單純,比方說,以外徑1.2mm、15公分長、八~十個色目的標示桿為例,空餌半水先調六目,然後單餌半水下竿,看看標示桿剩幾目,若是標示桿平水或完全下沉,就這樣拉到釣棚深度開始做釣。下幾竿之後,看標示桿對魚訊的反應如何,感覺鈍鈍的話,減掉一些鉛,若是標示桿上下的動作幅度較大,揚竿又老是落空,則補加一些鉛。
一粒直徑5mm(0.5公分)左右的餌團,在水裡的重量大約只等於0.1~0.2克的鉛重(約是4~6號咬鉛),以外徑1.2mm的等徑型標示桿而言,大約是四~六目的浮力重量比。所以一支十五公分長、外徑1.2mm等徑型標示桿,整根標示桿的承載力不會超過0.3克鉛重。
為了這不到一分重(一錢是3.75克)的浮力,多少溪池釣的英雄好漢抓破頭也要搞個清楚,所以請別認為我討論標示桿這些問題太過吹毛求疵。釣者對浮標與標示桿的了解越透澈,越能掌握浮標調校的要領,垂釣的樂趣也會從此開展出新的視野。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