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壽釣史
大多數愛玩福壽仔的釣友,到了冬季就會無所是事。難道天氣一冷這種魚就不用吃東西了嗎?還是說有什麼撇步能夠加以破解?請看本文解析。
對福壽魚個性沒啥認識的人,大概不知道傳統上冬天並非垂釣此物的季節;對福壽魚生態有若干認知的釣者,則往往會覺得冬天很無聊,除了偶爾採「巴」的方式硬幹之外,別無什麼好法子去釣牠;可是對那些真正精研福壽攻略技藝的行家來說,季節變換、水溫高低、是否正當繁殖期等情況都不是問題,只不過需要多考量一些不同的影響因素、需要採取一些不同的對應策略而已!
為了一窺這些高手的私藏絕學,我特地找了幾位師父級人物下海,把他們開山門的秘技略事演練一番,以供廣大福壽愛好者參考;不過雖說僅為「略事演練一番」,內容已極富參考價值,自覺對此物一知半解的看倌,幸勿等閒視之。
福壽釣史說從頭
三十幾年前的南部,例如我家所在的左營蓮池潭周圍,孩子們隨便挖點蚯蚓就能從灌溉水渠中釣到不少福壽魚;不過當時這東西還不叫這個名字,吳郭魚才是正式稱呼,而南洋鯽仔則是更通俗的叫法(註一)。
那個時代,我們只知道熱天魚兒比較會咬,天氣轉涼之後,牠們就好像同時展開閉關齋戒計劃似的,大家講好通通跑到深水區去不出來就餌了;甚至有的時候碰到大寒流,這種魚還會來個集體暴斃什麼的,顯然對低水溫的耐受力不怎麼高明。
還有,某些時候各鰭末端泛紅、身上斑紋鮮豔的大型雄魚會跑到淺坡處,把底泥刨出一個個像月球表面隕石坑般的凹洞,然後一個洞一隻魚的據守在那裡,此刻你即使故意把鉤子拋進去,牠不但不吃餌,反而還會啣起釣組呸到外面去,好像早已看穿你的詭計似的。
當年資訊並不發達,也沒有釣魚人雜誌可看,所以我們這些十來歲的毛頭小子只好到處亂問,卻總得不到個正確的答案;還記得有位看似學富五車的「賢拜」曾一臉正經地啟示我:在池水清淺的地方,吳郭魚能夠看出蚯蚓掛在鉤子上,所以不可能釣得到牠!使我對自己的直覺--認為這應是築巢行為--產生了懷疑。
直到自己在家養了若干年,才逐漸從牠們搶地盤、挖洞、清理、爭老婆、產卵、口孵幼子等的經過,領悟這原來正是一場極其自然的生態繁衍歷程!
但領悟歸領悟,冷天吳郭魚不咬餌的事實還是沒改變,所以像我們這種不以巴魚為樂的人,冬季就「只好」玩玩土鯽了。(不騙你,以前南部沒幾個人愛釣土鯽的,既沒拉力又笨得可以,隨便釣釣就幾十條......)
後來經過水試所的改良,吳郭魚體型迅速放大,名稱也改成了福壽魚(註二),並且進一步跨入付費才能下竿的職業池領域,於是針對這種淡水蠻牛研發的器材、餌料、知識等等乃日漸普及。
但二十幾年前的釣餌「產品線」尚十分單薄,只有一味以乾燥研磨蝦類為主體的粉餌比較有效而已,這當然無法滿足急欲擴大收穫量的釣者之需,因此各種腥香葷素的主材料或添加物,於焉陸續開入福壽釣餌陣容中。
這些東西有效嗎?加加減減有一點吧!但人類是永遠不會饜足的,只要下竿時還會碰到魚不咬的情況,就有人會想破頭地要破解它,因此不知是什麼時候、什麼人想到:既然養殖業者都拿「粒仔料」餵魚,那何不乾脆就用這玩意來釣?
這實在是蠻合理的推測,但問題是:粒仔飼料硬梆梆的,顆粒又甚小,怎麼掛鉤啊?於是南部人再度發揮粗中有細的特色,發明了一招「葡萄」釣法。
此法必須先在家裡作功課,內容是用個小盆子把市售的粘粉加水化開,倒入若干粒仔料攪和一下,讓每顆粒仔都沾到粘粉水(但不能泡軟) ,然後取約小指尖大小為度,一撮撮捏出來,放到報紙上等它晾乾,之後再收集起來帶到釣場運用。
各位看倌,有沒有覺得這很像今天的粘巴達釣法呀?二十年前我們就是這麼玩的!因為那一撮撮粘在一起的粒仔有點像葡萄串,故以名之。
可惜好景不常,由於此餌的威力確實可觀,各地池主立刻覺得生計受到威脅,所以葡萄釣法迅速被列為拒絕往來戶!但粒仔餌績效不差這檔子事已然人盡皆知,因此許多釣客仍私下在對其使用方法進行改良。
其後沒多久,北部有人開發出另一相當獨特的新餌種--冷凍餌--入替,此餌採用魚肉、雞肝等物為主材料,再加上一些私家秘方調味料,然後以使用非常便利的冷凍保存方式上市,釣客只要下竿前拿出來解凍即可掛鉤,無須經過調配或做家庭作業的步驟,同時這類餌通常還真的頗具實效,因此一時之間風靡大江南北,儼然跟粒仔餌形成分庭抗禮之勢,穩居近十年來福壽釣餌主流地位之一。
那麼粒仔餌和冷凍餌熟優熟劣?還有,它們能否解決冬季福壽仔不吃餌的難題?
關於後一個問題,據高手們表示,或許因為品種改良的關係,也可能是多年來逐漸馴化的結果,現代福壽仔已經不那麼怕冷了,即使冬天也會四出覓食,集體凍斃的現象更幾乎不再發生,只是脾氣變得比較龜毛而已!(南部釣友的說法是「嘴比較不開」。)
至於前面那個問題,我們不妨先從這兩類餌的使用內涵說起。
當代主流釣餌淺說
葡萄釣法既然被限制入境,那同樣用粒子料但改個樣貌掛鉤,總可以了吧!於是「大力丸」釣法應運而生。
此法原始概念並不艱深,只不過是把粒子料用水化開,然後捏成餌糰下竿而已,但學問就在水量多寡、化到什麼程度、如何掛鉤,以及添加劑怎麼用、魚訊怎麼判讀等方面。
添加劑?不錯!無論在何種釣魚類型裡面,這類東西雖不是規定非有不可,但卻都相當常見,好像每個釣客都學過化學或巫術似的,一邊東加西加一邊還會嘀嘀咕咕的唸咒語......。釣粒子當然也不例外,但你若問為什麼要加?仙角會告訴你其用意包括增加集魚效果、調整化散速率、改善掛鉤性能等等。
根據高手的經驗,市售正常包裝的粒子料一包,大約可搭配免洗紙杯兩杯半的水量;泡的時候可先將水倒入小盆子中,加入整包粒子略為攤平,讓每一顆都均勻沾到水,然後靜置約一、二十分鐘即可運用。
或者你也可於出門垂釣前直接用塑膠袋裝水,倒入粒子攪和均勻,如此則前往釣場的路途上餌料就已泡好了,一到達即可下竿。
但是哩....如果要放什麼添加劑,泡好之後才想到可就來不及了,所以釣者應多累積一些經驗(或者去偷學別人的技術),儘量深入了解每一口池塘魚兒的口癖,以及各廠牌粒子料的粘度、化度、構成顆粒粗細等等,能夠預先調整好就先做。
那萬一發覺情況不對怎麼辦?當然是立刻另泡一盆出來應戰囉!不要傻傻的沒有應變能力,時機歹歹,池租可是粉貴的呢。一般比較常用來增加集魚效果的添加劑,包括鳳梨精、檸檬精、蛋奶精、香虎(乙基麥芽醇)等人工調味料,常用來調整化散速率的東西則是麵粉。
基本上目前每一個廠家出品的粒子,其泡好後的粘度都大致符合垂釣所需,但偶爾也會有例外,所以如果碰到太粘的粒子,可以利用增減水量來調稀一點或鬆一點,而太不粘的粒子餌則需要靠麵粉提高粘度。
那為什麼要叫大力丸釣法?原來此法下竿的時候餌粒往往掛得很大顆--從拇指到柳丁的大小都有人玩,所以它的意思其實就是「大粒丸」啦!
掛這麼大餌有特別用意嗎?當然有!如果粘度控制得當,大力丸入水後就會持續化散,形成一區充滿食物味道與碎屑冉冉漂沉的水團,福壽魚遠遠感受到(經由側線)或聞到、看到、聽到這些動態與氣味,就會紛紛往這裡集中並開懷咬餌了。
至於冷凍餌又是另一個故事了。這種餌通常都以煙仔(炸彈魚)或秋刀魚為「肉身」,取這些便宜的魚肉加以煮熟、絞爛(也有人很豪邁的用鮪魚罐頭),再加上同樣煮熟絞爛的雞肝充分混合,這就是材料主體。
接下來可視情況選用南極蝦煮熟打爛,或者是採約略搗碎的赤尾青蝦皮,放入材料主體中當作副原料(想兩者通吃自然也沒啥不可),並以鰻粉為增粘劑(同時還可增加腥味),攪拌均勻即可冷凍起來備用。
前段說的「視情況」到底是什麼情況?答案是第一:個人喜歡,第二:個人猜想魚會喜歡,第三:別人說魚會喜歡,第四:經驗之中魚好像真的喜歡!
這種餌比重較輕--當然不是像麩係日本鯽魚餌那麼輕,但比粒子餌要輕一些,所以下水後釣組的動態會有所不同,調浮標的概念也需跟著調整,並且魚來吃時訊號亦不一樣。
基本上冷凍餌不可一次解凍太多,應以大約夠半小時到一小時用的量為度(熱天時間縮短、冷天可相應拉長),快用完時再拿出下一次的量化冰,否則會因放太久而失鮮變味。還有,上餌時不應掛太大顆,用如小拇指第一節的一半大就可以了,因為這種餌並不像粒子餌那樣靠化散的碎屑集魚,而是主要依賴味道取勝。
在浮標調校方面,餌糰較大而重的大力丸釣法,可以(或曰需要)在浮標上保留比較多的殘存浮力--例如空鉤時調七、八目出水,掛餌後釣棚直接拉到池底,TOP尾出水三目,用意是藉較大的浮力來強化「頓點」。
餌糰小且輕的冷凍餌則通常頓點相當明顯,故浮標調校目標改為追求精細的敏感度,以及用較小的殘存浮力提供更快的釣組就位速度--例如空鉤時五目出水,掛餌後釣三目。
至於魚訊掌握問題,因為大力丸會一入水就開始化散,假如你所用的餌集魚效果不錯,就會發現當魚群開始聚集後,浮標往往在就位過程中便開始出現連續小跳動,直到最後餌已化到恰當大小,被福壽仔一口吸入之時,浮標才會呈現一個明確的魚訊,這訊號就是所謂的頓點。
冷凍餌的狀況幾乎可用完全相反來形容,這是因為一般冷凍餌總要下沉若干時間之後才會開始崩解;這時間的長短當然跟各家餌料的物理性質有關,並無一定標準,有的是沉個兩、三尺之後開始出現碎屑,有的要到底之後才開始化散,更有的是必須釣者提竿收線它才會被抖掉者。
因為崩解得慢,所以魚隻比較不會早早就圍在旁邊吸吸啄啄的,於是連續小跳動的現象就很少了;又因為餌糰本就甚小,重量又輕,相當符合讓福壽仔一口吞的尺寸,故有魚來咬往往就是直接出現明確訊息(頓點)。
那這兩種玩法都能縱橫池場,不論天氣怎麼變都無往不利嗎?當然不是!否則看倌絕對就無魚可釣了--開池塘的人必會因血本無歸而紛紛收山。
事實是:粒子料和冷凍餌的確各有優點,但也都會發生魚隻不愛咬的情況,所以釣客對每一個前去下竿的池塘是否足夠了解、能否確切掌握各種餌的性質、有沒有臨場應變的能力等等,才是影響釣果最主要因素。
下一期我們就針對應變能力來給他好好研究研究!
註
註一:「吳郭魚」的正式名稱,叫做莫三鼻克口孵魚(Tilapia mossambica),因係由吳振輝、郭啟彰兩位先生於民國三十五年從新加坡引進者,故有此名;而南洋鯽仔這個俗稱,亦是因種魚來自南洋之故。
此魚初期在高雄的稻田試養,因成長、繁殖順利而於民國四十一年推廣到全國各地,並迅速成為民國五十年代農漁牧綜合經營的主要魚種之一。
註二:民國五十八年,水試所鹿港分所的郭河先生取莫三鼻克種吳郭魚與自日本引進的尼羅種吳郭魚(Tilapia nilotica)進行雜交試驗,結果得到生長快速又體型頗大的後代,這就是今天所見的「福壽魚」。■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