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的組-線結(上)


https://www.transo.com.tw/wordpress/?p=5002

釣的組-線結(上)

文章作者:vincent
發表時間:2010/12/15 15:29:54
文章分類:非釣莫入

  繩結的歷史幾乎跟人類的歷史併肩齊步,它是非常奇妙有趣的學問。野外求生時,多懂得一樣繩結,就多一分生存的機會。現代人在都市求生,不太須要用到繩結了,除了我們這一票迷途於無邊釣境的羔羊之外。 

  釣線是釣組的主幹,鉤子、8字環等等小道具都要靠釣線連結。釣線的表面光滑,不妥當的線結容易滑脫,而且,釣線若打了單線互交的死結,施力時會從死結處斷掉,如何避免線結滑脫以及單線互交的死結,線結的樂趣就從這一點上開展。

  釣組裡的線結主要用在幾個地方,一是子線的釣鉤,二是連接子線與母線的8字環,三是釣組連結釣竿的套圈。我將個人最常使用的幾種相關線結做個簡單介紹,因為圖片數量較多,分成上、下兩篇完成;同時,為了易於分辨圖片內容細節起見,圖中以鞋帶代替釣線。

1、連接釣竿的母線套圈

  為了便於釣組在釣竿竿先繫裝和卸下,母線的起端要做一個套圈,可以套住竿先那一段細紅繩。這個套圈的結法,釣友們已知之甚詳,但是,為了文章的完整性,我還是簡單介紹一下。


*先將母線的起端對折,A端到B端長約十二~十五公分。


*靠近A端處,將對折的兩線做出一個小圈圈。


*B端穿過小圈圈一次。


*B端第二次再穿過小圈圈,然後慢慢拉緊線結,使線結平整,這樣的線結不會滑脫。


*靠B端處以同樣的方式做一線結,再將A端多出的線頭剪掉,留半公分長即可。如此形成一大一小的兩個套圈,大圈長約五公分,用來套住竿先那一段紅細繩。B端小圈用來鬆開大套圈,只要一公分長,拉著B端的小套圈扯一下,釣組即可卸下。


*目標對象體形較小時,套圈只要直接套住竿先紅細繩即可,紅細繩末端的節瘤要打得緊固,釣組才不會滑脫。


*目標對象體形較大時,套圈與竿先紅細繩要互相套住,這樣比較保險。

  母線連接竿先這個套圈不可做得太大,否則套圈會與竿先的紅細繩糾纏不清,通常,做好的整個套圈總長約只七、八公分。從竿先卸下釣組時,一手捏住紅細繩,一手輕拉B端的小圈即可,要留意別把竿先扯斷。

2、釣鉤的線結

  釣鉤的綁法有好幾種,下述的線結是我最常用的一種,因為這種綁法最牢靠,線結裡毫無單線相互交錯點。


*裁一段子線,長度視個人之須要而定,綁雙鉤的話,A端至C端總長約六十公分,將子線圈成如上圖狀。


*將釣鉤置於A端與C端之間,C端要在鉤柄內側,末端距釣鉤線檔兩三公分即可,A端在鉤柄外側,末端距鉤腹也只兩三公分。


*B段將C端與鉤柄一同纏繞,第一圈與第二圈要特別留意,盡量使C端的線段保持在鉤柄內側。


*B段朝鉤腹方向繼續纏繞六圈至十圈。


*一手捏住線結,一手(通常先用牙齒咬住線頭,拉出一小段)慢慢拉C端,將B段抽緊,束在鉤柄上。


*A端與C端同時拉緊,完成線結後,將A端線頭剪短,只留0.2 公分即可。C端一定要在鉤柄內側,否則魚兒容易脫鉤,子線也可能被線檔割斷。C端若沒在鉤柄內側,要轉動線結,將C端調整至鉤柄內側,同時,也要把線結推到線檔。
*綁雙鉤的話,C端就是已經綁好的一鉤,重覆上述的步驟綁另一鉤。

  這種釣鉤綁法,C端子線在線結裡和A端線頭互相旋繞一次,不會形成剪力,C端子線最終的應力,落在線結束於鉤柄上,靠近鉤腹的最後一圈,不是釣線與釣線的交錯。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烏鰡

不凍蝦

福壽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