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米糠鰱魚餌 (轉載)



戀戀新店溪

連日趕工,終於弄好了..
酸米糠鰱魚餌,製作方式如下:

使用材料:
生米糠30斤,單一種輔助性添加物約10斤,共40斤
米糠(1斤6元碾米廠),不用炒香,因為發酵後都是酸米糠

使用酵母:
蒸熟的紅肉地瓜2斤、蒸熟的白粥1碗養樂多1000cc優酪乳200cc

使用器具:
100%密封的化學桶(廚餘桶)蓋子要有卡箍的,一定要絕對密封的桶子才可以。

製餌做法,[概略]說明:
(1) 將數種酵母材料,全部放入果汁機內,攪拌在一起,打的越細緻越好,變成單一種“酵母體(液)”出來。

(2) 分2、3次將酵母液倒入生米糠中,完全的拌入,充分攪拌均勻,讓每一粒餌料盡可能都能吃到酵母液,不能有結溼的餌塊未被抹平的。

酵母液與生米糠整體水份的比例無絕對,隨人喜好,我個人約是酵母液20%,生米糠80%,酵母只是起頭的作用,比例上不用太多。

需把握一個原則,酵母液(水份)的比例不能太多,生米糠拌好後的整體狀態,需“乾乾騷騷的、輕含水份”,文字很難詳細論述,這需要經驗的累積才能拿捏得宜。

發酵的基本要素:酵母、材料、水份、空氣、糖...等等,故餌料裝入桶內時,最多只能裝7分滿。

餌料裝太滿長期密封沒有打開蓋子,容易產生酒味,基本上鰱魚需要酸味,不要酒味。淡淡的酒香味無妨,看當地魚兒口癖而論,只要不是極端的味道,通常鰱魚還是會吃餌的。

存放在絕對密封的桶內,最多裝7分滿每周固定打開蓋子一次,正常使用即可,一般的做法是沒有存放在冰箱裡的。
發酵活動在初期是最為劇烈的,中後期會趨於和緩、穩定,正常是不會一直加深酒味的產生,除非是裝太滿或長期密封、蓋子沒打開。
故爾後每星期需要固定打開蓋子一次,讓新鮮空氣進去活絡活絡,即能長期保持住酸味而不變質。記得蓋個布防蟲

製作出來的餌料,稱為母餌,為純酸餌料,視當地鰱魚口癖來調製作釣時的用餌,純酸餌半酸香餌,都有人使用。

經驗上,餌料開始發酵後,夏天約10天冬天約20天就差不多可以作釣了,若要讓酸味達到濃、醇、香,正常需要2個月左右的時間,餌料才能完成熟成

故有些比較常出竿的鰱魚釣手家裡,通常會有兩個餌料桶,一作釣、一發酵,輪流使用。

這樣的製餌方式,是從無到有的將鰱魚餌製作出來,比較費工些,將來若有機會,再來分享如何用舊餌來生成新的餌料出來,即 “以餌養餌、以餌帶餌”。

而常用的發酵方法有好幾種,原理都是一樣的,有些鰱魚釣友是反向操作,不發酵餌料,單單只發酵一桶味道極其濃郁的鰱魚酵母液,等到要作釣的時候,淋一把在餌料上,攪拌均勻,如此操作也都有不錯的漁獲表現。

故可想像,水霧餌想要擁有強烈霧化、崩散、飄浮擴散性極佳的誘魚效果,在製餌前生米糠的本質與輔助性添加物的選擇與搭配,便顯得十分重要,可說是決定這桶餌料強弱的關鍵與否。

那製作完餌料後,怎麼知道....有沒有製餌成功呢?這就要看2、3天後,餌料桶的發酵狀態而論了。

而內文所分享的製餌方式與所需材料....等等,大至上是我在製餌時的7成狀態,剩下的3成,給有興趣製餌的朋友自行研究、揣摩。

又,這僅僅是我個人的經驗,不一定完成正確,只是給有興趣的朋友一個參考、嘗試製作的方向而已,唯參考看看就好,盡信不如不信。

高清影片:





戀戀新店溪

【最終回】
酸米糠鰱魚餌製作分享。

上回有提到餌料製作完成、放入桶內發酵後,該如何判斷、確認餌料有無開始發酵或製餌成功了呢? 一般最簡單的確認方式有兩種。

(1) 餌料發酵在初期是最為劇烈的,會不斷的產生氣體出來,因餌料桶是100%密封的,氣體便會將桶蓋撐到凸起來,打開桶蓋的瞬間,會有明顯的洩氣聲(影片17~19秒處)。

往年在夏天製餌的時候,氣溫動輒30多度高溫,發酵會非常的劇烈,桶蓋常常被撐到打不開,有幾回打開的瞬間,還曾把桶蓋炸飛到一米多高呢..! ! (這是真的)

(2 ) 因為初期發酵太過劇烈了,會導致餌料從深處開始升溫,若將手伸入餌料深處搗一搗,會明顯得感受到餌料的溫度比外在環境的溫度還高些。

今天三重區的氣溫僅18度,用溫度計來測量已發酵兩天的餌料深層的溫度,餌溫高達23度。

透過以上兩種確認、辨別的方式,便能初步的了解餌料桶裡的發酵狀態。

而酵母液(水份)的多寡,無法做到每次在製餌時都能精準的控制到,因餌料桶是密封的,桶內多餘的水份便會開始凝聚在桶身內壁的上層與桶蓋的背面,需將這些小水珠擦拭掉,一般擦拭2、3回後,便不在會有多餘的水氣產生。

時代的進步,垂釣大頭鰱已不再是早年的刻板印象中....都是用霸王鉤在釣(挫)魚的了,只要您深入的了解,真正的進入大頭鰱的領域裡,會發現這是一門專業、且挺有內涵的釣技釣法哦..!!

可惜社團喜歡釣鰱魚的人口太少了,無法產生太多的共鳴,將來若有機會,再來分享如何透過已烘焙、研磨過的豆粉類,如綠豆粉、香豆粉...之類的,混合搭配來製作出天然的大頭鰱香味餌料,而所花費的金錢,遠遠比市售鰱魚香餌來的便宜,效果也很不錯的。
長期使用,製作方法為:在每年十月底,天氣涼爽以後進行製作,此時黴菌繁殖緩慢,製作酸餌不易感染。並且酸餌經過一冬的深度發酵,酸味會變得更為飽和濃郁。然後到第二年四五月份的時候啟封使用即可。這時候的餌料會散發出濃郁的酸香。取用時,器皿要乾淨,用完之後仍舊要密封。
用此法製成的酸餌,因為酸味夠濃,細菌在其中難以存活,因此可以長期使用。作釣時,根據魚種選擇酸味的濃郁度時,跟未發酵的釣餌進行調和即可。比如釣鰱鱅想要用硬餌飛鉤時,可蒸些玉米面(如果沒有玉米面,可用糯米粉、豆粉等粘性較大的餌料來代替)跟它相摻和,使之成為淡酸硬餌即可。

有釣友覺得釣鰱鱅時,餌料越酸效果就會越好,其實事實上並非如此。釣鰱鱅時,餌料以淡酸為好,聞上去要不嗆鼻。
比如釣草魚釣鯉魚時,餌料可選微酸槽食,將酸食跟豆餅、糠麩等進行混合,做成爆炸鉤魚餌釣底,效果非常好。

有的釣友為了得到餌料中的酸味,會在釣餌中加入一點醋,或者是醋酸、醋精等,但是效果並不好,只有純粹的酸味,魚並不愛吃。有人為了改善這種純酸,會在裡面適量加糖,將其調製成酸甜味道,效果會稍微好一些。

酸臭的濃淡程度十分重要,這要根據氣溫和水質情況及時調整。一般是氣溫高時,酸臭味宜輕一些。就是在一天之內早中晚的氣溫變化,對釣鰱魚的餌料,都應有所區別。水質太肥,餌料的酸臭味宜濃一些。




番薯去皮~煮到爛
然後加米糠
米糠跟番薯打到均勻發酵
密封起來可以放好幾年,不要加水喔
番薯主要是發酵跟黏度
地瓜煮熟要先放一個禮拜給他發酵~等發酵完畢再把地瓜密封(並不是加米糠密封喔)ㄑ====這是很重要的切記....再來 等一個禮拜或更久加米糠
小雞飼料放在桶子裡用熱水去泡~~溶解ㄉ顆粒會比冷水泡ㄉ顆粒來ㄉ小很多
粒子加米糠
剩飯+熟地瓜捏碎+養樂多+一包鰱魚餌+香蕉油+米糠讓他濕軟 用桶子密封15天在開
沒有密封容易生成白霉 就是會有毛 再繼續放下 就會變酸臭 在放下ㄑ就變惡臭 密封 只會酸更酸 還有記住一點 古時候人在醃東西 都會加入大量鹽 這就是預防發霉作用 所以將菜通常都是酸.鹹 重點來了 如何讓它酸 鹹又不發霉 就是不管是糖.鹽都要加入一定份量 製作過程中不能碰到生水 製作完成隻後要密封 一段時間後就會酸了 那我們做ㄉ餌 就是跟這意思是差不多ㄉ 要密封 只是少了糖或者鹽 不過也因為少了這些適當ㄉ量 會讓東西快速便酸 也會發臭 所以嚕 密封就格外ㄉ重要 不然這餌會沒用ㄉ 到後來事變臭掉了 這樣解釋不知您了解ㄇ 呵呵~~

一.注意餌料的霧化狀態 

鰱鳙喜歡結群活動嬉戲於水的中上層,攝食時靠不斷吞嚥來濾食水中懸浮物,因此水體中的懸浮物對魚有很大的誘惑力。根據鰱鳙這一攝食特點來看,我們垂釣時,最好能夠人為製造大量懸浮物來供其濾食,達到誘釣目的。人為製造懸浮物最為實用的方法就是利用餌料的霧化。如果餌料霧化效果好的話,就會在水中形成大片霧化區,誘魚進窩,從而將其釣獲。自製鰱鳙爆炸鉤餌料,就要首先考慮霧化問題。那麼如何才能使餌料具有理想的霧化效果呢?這要綜合考慮配料、發酵時間、水的比例等,因為這些都可能會影響到霧化效果。這裡僅談一下選料。選料時要注意不同比重的物質的配比。以大家常用的玉米粉、麩皮、豆粕、麵粉為例,豆粕和玉米粉的比重較大,麵粉比重相對小些,麩皮的比重較小。如果它們在餌料中的比例分別為玉米粉30%、豆粕30%、麩皮30%、麵粉10%,加水發酵2週後,你可以試驗霧化情況。試驗時,將餌料攥成鴨蛋大小的餌團,裝在爆炸鉤上讓其在水中霧化(常說的餌料霧化,其實就是指餌團在水中的散化剝落)。注意觀察餌料的霧化狀態(所謂霧化狀態就是指餌團散化剝落時,剝落的速度、剝落下的餌料在水中懸浮時間的長短,懸浮區域的大小等),霧化狀態好的鰱鳙餌,在水中剝落的速度不能太快,鴨蛋大小的餌團裝在爆炸鉤上,入水浸泡30分鐘後,餌托上還應該有少量剩餘餌料為宜。如果霧化太快,誘魚效果雖好,但不利於等魚上鉤;太慢則誘釣效果都不好。如果太快,就適當增加麵粉的用量或減少麩皮的用量,太慢則減少麵粉的用量或增加麩皮的用量。還要注意觀察剝落物在水中懸浮的狀況,如果餌料從餌團上剝落後,迅速下沉,在鉤子周圍停留的時間很短,說明餌料中比重大的物質太多,要適量添加比重輕的物質,如果剝落後,餌料懸浮在鉤子的周圍,停留時間較長,說明用料比例搭配較為合理。餌料剝落後形成的霧化區(餌團散化剝落時形成的煙霧狀顆粒懸浮區)也和餌料的比重密切相關,如果餌料剝落後,向周圍漂浮的直徑太小,可能是餌料中大顆粒太多,微小顆粒太少,改善的方法就是把餌料磨細,以減少大顆粒的數量,增加小顆粒數量。許多餌料生產廠商,加工鰱鳙餌多用微小顆粒就是這個道理。在製作餌料時,要不怕麻煩,反複試驗,然後根據自己的垂釣目的,調整出霧化狀態理想的餌料。

二.注意調整餌料的氣味
如果要將遠處的魚引誘到鉤子的周圍,讓其吞餌中鉤,還要在餌料的氣味上下功夫。根據鰱鳙的攝食口味來看,鰱魚喜歡乳酸香酸臭餌,有時對香甜餌也感興趣。鳙魚除對酸香、酸臭、香甜感興趣外,對腥香、腥臭、蒜香也較為敏感。釣友可根據當地魚的攝食偏好和垂釣季節,選用配料,添加到餌料中。我們當地的一位釣友,喜歡在餌料中添加晾曬後的生豬血,以增加餌料發酵後的腥臭味,由於適合當地魚的口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09年8月份,在一個水闊魚稀湖泊垂釣,先後釣獲3——5斤鳙魚100多尾,在釣友中產生很大反響。有的釣友在餌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大蒜,增加蒜香味,釣績也不錯。其他的如添加味精、血粉、蝦粉等,也有很好收穫。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添加什麼配料,切忌將餌料弄成大雜燴,盲目的添加。那種恨不得將餌料做成五味俱全的萬用靈藥的做法,往往適得其反。配製餌料時,要突出一種氣味,不要五味俱全。除此之外,製作餌料時,盡量選用天然的原料,不要添加可能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注意環保。


三.注意餌料發酵前後的變化
自製鰱鳙餌,多數情況下,要發酵後使用。根據個人用餌習慣,發酵時間可長可短。本人習慣使用隔年餌料,發酵時間較長。但是無論發酵時間長短,都要注意餌料發生的物理和化學變化。先談一下化學變化,這是多數釣友較為註意的一個方面。大家知道,魚餌發酵時,它的原料配比,發酵環境、時間都會影響餌料的變化。比如,單純用玉米粉蒸熟後發酵,夏季發酵一周後,氣味由原來的香味變為酸香,酸味較濃,香味變淡。但是如果在發酵前添加10%蝦粉,則呈酸臭味。如果發酵時間延長至一個月臭味變得會更濃,酸味變淡。再說一下物理變化,這是釣魚容易忽視的一點。很多釣友認為餌料發酵過程中只是化學性質發生了變化,物理狀態改變不大,其實不然。餌料發酵後,物理狀態也會改變,例如餌料比重、粘性、膨化狀態等。筆者曾有過這樣的教訓,一次垂釣時,將發酵前調配好的餌料帶到釣場,打開包裝發現,發酵後的餌料,由於麩皮發酵後變得蓬鬆,原先裝在爆炸鉤上狀態良好的餌料,此時很難裝鉤。加之沒有帶麵粉之類的粘合物,結果跑了幾十里路,無功而返。從此,出釣前都要將餌料重新裝鉤試驗,以免再次出現失誤。這也提醒大家,製作鰱鳙餌料時,既要注意餌料的化學變化,也要注意餌料的物理變化,做到二者兼顧,心中有數。除了注意以上問題之外,還要注意防止餌料的霉變,鰱鳙喜歡發酵後的餌料,但是如果有刺鼻的霉變味,餌料就會失去誘魚作用,就變成了不能用的廢品。防止霉變的方法是添加適量的高濃度白酒在餌料裡,並註意做好消毒工作。多數釣友對此有深刻的認識,這裡不再贅述。在垂釣鰱鳙時,自己製作餌料,既可節約釣魚成本,又可提高自己用餌的技巧,加深對餌料的認識,一舉多得。如果製作過程中,大家能夠注意以上幾個方面,細心選料,精心製作,認真試驗,不斷總結,相信大家可以找到適合當地魚情的餌料製作方法,垂釣時,收穫更多的歡樂,更多的驚喜。

【鰱鱅味型、霧化是要點】

鰱鱅喜酸甜、酵香、腥臭味的釣餌,且釣餌的霧化一定要好,餌的比重較輕、軟,方便鰱鱅更好地入口。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sports/ka644nb.html


一.大頭鰱怎麼進食?
    要製作餌料,首先要了解對象魚的進食方式,才能控制好餌料的特性
    鰱魚科的魚,進食是採濾食性的方式進食,將大量的水吸入喉部後,將水排出
    只留下水中的漂浮物質進入胃袋
    大家可以看一下鰱魚的嘴巴是沒有牙齒的,它不是靠咀嚼進食
    反而是在喉部有幾顆的疏齒,用來擋住過大的異物
    所以鰱魚科的魚進食是用吸的,不是咬的,這點很重要
    針對這樣我們的對策是要製作出可以霧狀擴散的餌料,方便它的進食

二.為何用米糠?
    為了能大量霧狀擴散,選擇米糠作為主要材料有幾個優點
    1.容易發酵 2.便宜

三.何謂母餌?
    所謂的母餌就像是人在用餐時候的主食,東方人吃白米飯,西方人吃麵包等等來比喻
    這個母餌就是魚進食的時候,吃到的主食
    人在用餐光吃白飯時會有點食不下嚥,需要一點配菜
    魚在進食同樣需要其他的添加物來吸引它來就餌
    這個就是各家的秘密配方,稍後說明

四.母餌如何製作?
    這個也是有很多的做法,各有獨到的見解
    容我將先前發表過的文章,轉貼到這邊,增加文章的完整性

*******************************************************************************************
最簡單的乒碰母餌製作-->純米糠很多人都有不同的母餌製作方式
我提供一個最簡單的方式
雖然說是純米糠,但是還是需要一點酵母來起頭
這個酵母就是 --> 地瓜

10斤生米糠加一個煮熟的地瓜(約半斤就夠了)

地瓜煮熟或是用蒸的都可以
放涼捏碎去皮

加入米糠中,加水(不可沾染生水)
加到用餌的濕度就可以 (水只要加到摸起來感覺有點濕就可以了, 使用時再酌量加入添加物及水)
10斤差不多是4.5百CC

作法:以量杯計為準,比例
米糠5加入水1,均勻攪拌取一鍋盆倒入壓實成塊狀,厚度以不超過2英吋為佳
,直徑約一呎中間需挖一洞約3吋,將壓實的米糠塊取出置於陰涼乾燥處,切記
不可沾染生水,靜置約一個月便會長出白色菌體,放置處所大約為25C,冬天須加保溫,這便是我們要的麴。(酵母菌)

最節省的方式製作,建議您家裡用剩的米飯便可,加入上面所製作的麴均勻攪
拌封缸便可,麴塊需先打碎成粉備用,比例飯2麴1,封缸期約3個月,當然越久越好,注意:封缸後約一星期勿將缸口封死,之後可將缸口封死,勿好奇隨意將缸口打開,另外裝填以8分滿為佳,容器請以酒精擦拭殺菌即可,檢視上料麴塊如為存白色為佳,如發現其他斑點可挖除(紅色可不挖)。
除米飯亦可加入熟地瓜,馬鈴薯,或其他含高澱粉穀物。

這個做法發酵慢慢進行
可以攪拌均勻後就用桶子密封,一周攪拌一次
30天就可以使用

但是................
10斤夠你用嗎?一定不夠的。
30天後開始做繁殖動作

原本的10斤再加10斤生米糠進去
加入適量的水(到作釣濕度)
攪拌後密封,2周後可以使用

這樣就變成20斤
每隔2周可以繁殖一次
永遠用不完

密封非常重要
密封不完全的母餌,放久會發霉
表面會長白毛結硬塊(拿掉後還是可以用)
發現這種現象就請你換一個密封好一點的桶子

我用的是深藍色的塑膠桶,黑色的蓋子
還有鐵圈可以上下圈住
(養豬的外出收餿水的桶,又稱化學桶)

源自:大聲公  教學

**************************************************************************************


五.要添加哪些東西?
    有了母餌之後,還不能直接拿來作釣
    因為光是發酵過的母餌沒有辦法上餌團,也不夠吸引魚的就餌意願
   
    首先是它的物理特性
    純米糠沒有黏性,一下水全部散光了,沒辦法釣,甚至沒辦法拋投
    我們要增加它的黏性,使用糕子粉,不要使用黏粉,用黏粉的餌料崩落是一塊一塊的,餌料不會擴散
    控制餌團在2個小時左右溶解完,就是不錯的黏性
    隨著水溫的高低,要酌量增減糕子粉的用量,同樣的量水溫高會溶的快,水溫低會變慢

    再來是如何吸引魚來就食
    水庫根據週邊的環境不同,魚的食物來源也不同
    所以不同的水庫會有不同的餌料配方
    但是大同小異,不用太刻意去鑽牛角尖
    大不了就是酸與香之間的比例
    有人說中部以北吃酸,中部以南吃香,這只是經驗的法則
    要酸就是母餌比例較高,要香就是添加的香料比例高一點而已

    最方便的香料就是現成的大頭鰱餌料,像是 釣卡多.大哥大.NTN.老百王..等等
    加個幾包進去就解決了香料的問題
    其他就是各家的秘密配方   
    像是 香蕉油.花生粉.臭豆腐.鳳梨.生香蕉.草莓.蘋果..........等等 都有人在加

    我提供一個我自己在用的範例給新手參考(偏酸)(3根竿子約一晚的用量)
    發酵米糠(母餌)5斤+釣卡多鰱魚餌一包+地瓜粉1斤(騷 讓它擴散自然用的)+糕子粉4~6兩

六.餌料混合的時間
    太早將添加物跟母餌混合會造成添加物跟著一起發酵,而失去它的作用
    一但添加物跟著發酵會造成,黏性不足.香味盡失
    最佳的時機為作釣之前,到達釣場之後才混合添加物
    沒用完的餌料,經過2周之後你就只能把它當母餌用
    重新添加新的添加物

餌料(母餌,純酸米糠鰱魚餌),加入適量市售鰱魚香餌,以糕仔粉當黏粉使用,做酸香餌
因糕仔粉只加入少許,黏性不太夠,上(捏)餌的力道也不如正式作釣時來的札實,影片裡餌料向下崩散的效果都太過強烈了,正常崩散的狀態只能有影片裡所示的1~3成左右。
水霧餌主要是靠餌料一點一滴、持續性的向下崩散....所形成一條垂直向下餌帶,誘使下面的鰱魚延著餌帶索餌上來,進而中魚的。
為了讓餌料的氣味分子能夠傳遞的更遠,在母餌本身有加入一道添加物進去一同發酵,已與母餌同化。
此添加物比重極輕,具向上飄浮的特地,能夠前、後、左、右,自主性的擴散出去,讓誘魚的力道更加強烈。
尤其在深場,當釣棚達20~40呎以上時,向上飄浮的優勢就會更加顯示出來,當鰱魚在中上層活動時,才有機會被飄浮物往下吸引,反其道而行,往最香的地方.....設定在深場的水霧餌探索過來,進而中魚。
誘釣主要還是以向下(70%)崩散為主,向上飄浮(30%)前後左右擴散只是輔助,影片解析度的關係,看不太出去向上飄浮的狀態,現場觀看是相當澎湃細緻的。
台灣北部的鰱魚釣法,以乒乓與沉底為主流釣法,當您深入了解探索後,會發現....人、竿、輪、餌料、釣技釣法、各類型釣組的應用,每一個環節都是緊緊相扣的,變化多端,很是有趣的。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637172226/videos/3420997877998084/

一、釣鰱鱅的時間選擇

鰱鱅最喜歡的就是萬里無雲的大晴天,越是暴曬的時候它們越喜歡,這種怪異的習性可讓釣魚人吃夠了苦頭。一般夏秋季節從上午十點到下午5點之前都是鰱鱅吃餌的高峰期,其他時間段也能釣到鰱鱅,但是效果會差一些。如果是碰到下雨天或者非常悶熱的天氣,最好是不要選擇釣鰱鱅。鰱鱅氣溫在20度到30度時是十分活潑的,步入冬季後就會潛入到深水區域棲息不動來過冬。出釣時選擇晴朗的天氣就能夠,普通需在上午的10點至下午的5點之間垂釣鰱鱅魚。鰱鱅喜歡群游,經常會有很多條同時呈現在水層面上。在水庫垂釣鰱鱅魚時,有些釣友喜歡用手竿,還有些釣友喜歡用海竿打拋竿釣。野釣大鰱鱅時,我們可選37調或28調性的手竿,軟竿可維護好魚線,不易斷線跑魚。線組引薦大線2.5#配子線2.0#為宜。



二、釣鰱鱅的釣位選擇

鰱鱅對聲響是非常敏感的,它們能發現微小的聲響,並及時進行躲避,所以,大家在選擇釣位的時候一定要選擇遠離嘈雜和影動的釣位,最好在鏵尖一類的位置作釣,浮排船釣效果也是非常不錯。另外,鰱鱅特別喜歡群體活動,夏季釣鰱鱅的時候,如果大家能發現大片魚星,可以直接往魚星處下竿,必有所獲!

四、釣鰱鱅的餌料選擇

我們每次都講鰱鱅,其實這是鰱魚和鱅魚兩種魚,只是由於生活習相近才合成鰱鱅,在餌料選擇上,我們還是要根據各自的味型有針對的進行搭配。總的來說鰱鱅的味型一共有腥、香、酸、臭四種,其中腥味和香味是通用的,酸味針對鰱魚,臭味針對鱅魚。常用的調味劑例如優酸乳 白醋等是針對鰱魚,臭豆腐一類的是針對鱅魚,蝦粉、蠶蛹粉、草莓香精這一類的是同時可以誘釣鰱鱅。狀態方面,大家都知道鰱鱅靠吸食"肥水"為食,所以浮釣鰱鱅的時候,餌料霧化非常重要,換句話說,釣鰱鱅的餌料下水後要比其他餌料更快的脫落形成霧化帶,這樣才能吸引鰱鱅過來吸食!

五、釣鰱鱅的方法技巧

首先我們要知道,鰱鱅大部分都是在水的中間層生活,其中鰱魚在水的中上層,鱅魚喜居水的中下層,要以要想魚獲好,浮雕是必不可選的。如果是手竿作釣,建議選擇上鉤,前期先掛散泡抽頻率,讓餌料在窩點爆開形成霧化帶,迅速誘魚進窩,然後上鉤掛餌,下鉤空鉤即可。當有鰱鱅吃鉤時,浮漂一般先會下頓,接著會黑漂或者斜著緩慢向旁邊飄去,此時提竿基本都會中魚,當窩中魚群密度夠大時,經常都能直接卯到魚。如果是用拋竿掛爆炸鉤或餌籠的方式作釣,一般是4支左右的拋竿向同一標點拋投,這樣間接形成窩點聚魚,等待魚兒上鉤即可,關於浮釣鰱鱅的拋竿線組,我找了一張圖片給大家,各位釣友一看便知。



大頭鰱 常見的有兩種

1.黑鰱和白鰱皆喜歡集群活動在深水區水體的中上層,具有洄游習性,其適宜水溫為15~28度,冬季潛入深水蟄伏越冬。

2.白鰱性情較急躁,極易受驚跳躍,而黑鰱性情較溫和,行動遲緩。

3.黑鰱和白鰱在食性上皆屬於濾食性魚類,但白鰱以水體中的植物藻為主要食物,而黑鰱的食性與白鰱不同,它以水體中的浮游動物為主要食物,兼食多種浮游生物藻類。

4.黑鰱和白鰱對素食氣味的喜愛雖然接近但也有區別,很多釣友都知道鰱魚喜酸臭餌,但更詳細地說,白鰱更喜歡酸、甜、臭的混合氣味,而黑鰱則更喜歡腥、香、臭的混合氣味。喜臭是它們的共性,而白鰱喜酸甜,黑鰱喜腥香則是它們的區別所在。

外觀

黑鰱『嘴寬而大,魚頭與身體比例約為1/3』

白鰱『嘴稍小且窄,魚頭與身體比例約為1/4』

黑鰱『腹部自胸鰭基部至腹鰭基部呈圓滑狀,僅自腹鰭基部開始至肛門有一腹棱』

白鰱『胸鰭基部至肛門具一腹棱』

黑鰱『鰓耙狹長而細密,但不相連,類似鬃刷』

白鰱『鰓耙特化成彼此相連而為一海綿狀過濾網』

身形
外觀

生長環境

由於鰱魚具有集群迴游於水體中、上層水域,並濾食動、植物性浮游生物之習性,因此當於作釣鰱魚時,選擇正確的釣點即為成功釣獲鰱魚的一大關鍵。

當計劃前往一處釣場時,先蒐集當地相關的水情與魚情,並於到達釣場後,再行觀察以了解該水域的地形地勢走向、深溝形成的可能所在、常態的風向與水流向及速度等資訊。

一般而言,鰱魚是沿著深溝處往灣峽及近岸邊索餌,由於深溝中常含有大量的堆積物,此正為醞釀出大量的生物群體,並且普遍深溝造型通常是呈V字成型,該處水的流速與流量也將相對較大且隨流物集中些,因此對於集群迴游以濾食動、植物性浮游生物的大頭來說,自然成為一大助力與優勢。

再則,諸如溪流口處,峽谷出口處,或為內灣之外凸處,水底為山谷之兩側處,釣點與風向為順向處,以及平均水深不要差異過大之地點………等等,皆為作釣鰱魚時的首選。

季節與氣候

以大型水域且水位夠深的湖潭或水庫而言,鰱魚喜游於中、上層溶氧量足夠的水層,並以浮游物為食,大多在10~30公尺間,但隨著氣候與溫度的不同,其覓餌層及泳層也將會有所差異,因此如廣泛地論述鰱魚的泳層,則實可深至4、50公尺,亦可淺到4、5公尺。

鰱魚的最大覓餌期通常是在每年的9月份到隔年的2或3月份左右,此時期的鰱魚將較為肥腴甜美,故此即為鰱魚的黃金釣期,當然平常時節的鰱魚也會吃餌,只是魚獲量較少也較不肥腴。

而於黃金釣期外的時節裡,節氣通常是為雨季或熱季,此將會影響大頭鰱魚的泳層、覓食層及覓食時間,大頭鰱魚不喜酷熱的氣候,有時溫度過熱或水底溶氧量不足時,經常會浮近水表以呼吸和集群嘻戲,尤其夕陽西下前的黃昏時分最為常見。

所以夏季時節裡的鰱魚當屬在日落前及深夜時間下,最為活躍且索餌慾稍高些,是故於此期間作釣鰱魚時須留意事項。此外,上述提及入秋之後是作釣鰱魚的好時機,索餌慾高且魚體普遍是既肥且大。

但釣前仍應留意天氣的穩定性(晴和雨、氣溫變化等)與水情(濁清度、水位變化等)狀況,一般而言,天氣的穩定且持續下,將是有利於作釣鰱魚的氣候。反之,如於晴雨不定的氣候下,則稍不利於鰱魚的作釣,釣場水位的急遽變化下(大漲水或大退水的狀況),亦為不利於作釣鰱魚的水情條件。

入秋至冬季後,由於東北季風逐漸增強,時而把岸邊沙土刮進水裡,造成上層水濁度增高,這將會影響鰱魚靠近覓食的慾望,終究鰱魚是食用浮游物維生的魚類,當上層水域或水位淺的水域含沙土雜質太多時,牠會感到不舒服,因此牠的泳層將會下降到3、40公尺以下的清澈水層,此為一來較舒服,二來水溫亦相較暖和些,故於此狀況下作釣鰱魚時,須適當調整釣棚以增加順利釣獲的機率。

大頭鰱的索餌方式

鰱魚為群集洄游〝濾食性〞的魚類,因此其進食的方式即為將大量的水吸入喉部後,將水排出只留下水中的漂浮物質進入胃袋中。眾所皆知鰱魚的嘴巴是沒有牙齒的,因此它不是靠咀嚼以進食,而是在喉部有幾顆的疏齒,用來擋住過大的異物以進入胃部。

是故鰱魚的進食方式,應為吸入而非啄或咬食的方式,此為我們作釣鰱魚時的餌料使用,採行具有霧狀擴散效用的餌料調製法,以便利及吸引牠的索食,並進而順利釣獲。

主要釣法

常態的鰱魚釣法可歸納主要為以下四種:(針對大型水域之湖潭或水庫而言)

1.乒乓釣法:可於岸邊和筏上操作運用

2.蜈蚣鉤朗釣法:僅可於筏上操作運用

3.魚皮鉤閒置釣法:僅可於筏上操作運用

4.掛便當沉底釣法:僅可於筏上操作運用

以下以乒乓釣法為例

一、釣具組

釣竿:竹製粗尾7呎並繼式投竿,35號以上13~18呎遠投竿

捲線器:八掛(牛車)輪6~8吋,紡車式捲線器6000~8000型,容線量為120~ 180M

母線:高級(不易捲曲或損傷)尼龍質線體8~10號

子線:碳纖維線體6~8號,20磅 軟質磅線,長約15~ 25公分

鉤組:4或6鉤組成市售磯奴鉤體(管附型式可有可無)10~13號或千又鉤體12~14號

其他:乒乓浮標大號=2~ 2.5兩,或為市售〝水球〞2號以上,指環鉛2~ 2.5兩,阿公球(私製,線徑0.8~ 1.2m m不銹鋼線體),防纏線約20公分,強力別針,中~大號8字環;布擋或大號太空豆,50~75號(mm)螢光棒

釣組配法:由下往上編列→雨傘型鉤組(含阿公球、8字環),強力別針,防纏線,乒乓(含螢光棒),布擋,指環鉛。(如照片中所示)

二、餌料

1.香餌:熟米糠、糙米麩、生綠豆粉、花生粉、玉米粉、白粉等依適當比例調製而成。

2.酸餌:酸餌的內容物與調製法因人、因地而異,卻也各有所長。一般常態母(主)餌為生米糠,而發酸酵母可為地瓜,香蕉,養樂多,優酪乳等,加水裝入桶中並攪拌均勻後,即封蓋以進行發酵成酸性餌料,約為一個月後即可取出使用,並於作釣前,於此酸餌中再加入糕子粉或其他香料以達適當的黏度與酸香比例,普遍酸香餌料配比為7酸3香6酸4香之比例調法。

3.市售現成包裝餌:x哥大、NxN、釣x多、滿點乒乓用……等等大頭鰱餌料。

三、乒乓釣法的技術重點與注意事項

1.釣場環境與釣點方位、釣棚深度的選擇

當我們到達釣場,並在取出釣具組準備組裝配置以開始作釣前,先觀察一下作釣點的釣場環境。由於我們即將採用乒乓釣法作釣大頭鰱,也因為乒乓釣法所使用的釣竿長度不短,且又須要做強力拋投的動作,因此在岸邊釣場環境的選擇上,首先我們必須留意身後5米內(指拋投半徑的距離),是否有阻撓拋投動作與行經路徑的障礙物?例如生長高度過腰的雜草、樹叢、石牆等等。如有則為避免釣法操作與發揮上的滯礙難行,應不宜在該處作釣。

當選定好一寬廣無礙的釣場後,接著我們得再設定即將拋投的下餌點,選定適宜的釣點將是成功釣獲大頭連魚的先決條件之一。一般適用於乒乓釣法的釣場,我們應盡可能地選擇岸邊斜向水底的坡度不超過45度,且釣場平均水深不要差異過大。

另外,選定之釣場亦應盡可能位於溪流口處、峽谷出口處或水底為山谷之兩側,又或為內灣之外凸處為佳,而釣點與風向的關係宜為順向處,釣點與水流向的關係則宜為順流向。

此釣組配置時的另一個提高機率以順利中魚的關鍵點,則在於釣棚深度的設定。釣棚深度的設定,指的是作釣當天的大頭鰱魚可能出現的泳層深度,雖說此深度將因氣候(水溫)上的差別以致鰱魚的泳層將偏淺或深,因此我們須得對應以將釣棚調整到適宜的深度上。

一般而言,以夏季時節作釣大頭鰱魚時,基本上,適釣層可設定於5~20呎區間,不過,實際上,仍得依我們準備作釣的點而定為佳,如為淺水位釣場(30呎內),釣層可設定為淺些5~10呎上下即可,如為深水位釣場30呎以上,則適釣層範圍將更為廣大些。

於作釣過程中,試著逐次改變釣層由淺到深以測得當天大頭鰱的覓食層來,則此深度範圍將可能為5~20呎,甚至更深達1/2水位處上下。而以冬季時節作釣大頭鰱魚時,則我們可將釣棚直接設定於該釣點的1/2水位深處上下,甚至再往下試釣試調出中魚的釣棚深度來。因此,一般我們進行乒乓釣大頭時,一開始將採用多竿作釣方式(約五支左右),並設定各不同釣層方式以作釣之,以淺為5呎開始,依次增加深度約5~8呎左右為每一支竿的釣層深度,如此於其中某一竿中魚時,則修正其他竿為同一釣層深度為主。

 

2.餌料調製的要求與應用:

當我們作釣鰱魚時的餌料使用,採行具有霧狀擴散效果的餌料調製法,以便利及吸引牠的進食,而提高順利釣獲牠的機率。欲調製出具有霧狀擴散效果的餌料,以增強誘釣的關係,且為保有餌料於水中,得以適當的溶解率約1.5~2小時為佳。

餌糰調製得過黏或過鬆皆不宜,過黏則將於水中不易崩解霧化,而喪失順水流向以吸引稍外圍的鰱魚前來索食,過鬆則將於拋投動作過程中,即已瓦解潰散而失去誘釣關係。

餌糰過鬆易造成快速崩解潰散時,則可能的因素是調製的過程中,水份含量過高,或黏劑成份(黏粉或糕子粉等)的添加比例不夠,又或者餌糰握實作業的不夠扎實。此時應減少調餌時的水份加入,而稍增加些黏劑成份的使用,建議盡量選用糕子粉以取代市售的黏粉,目的在於增味外,並也減少餌糰可能呈現塊狀崩解的缺失現象,並於餌糰握掛於阿公球的作業時,應再加把勁以扎實確定。

相反地,若餌糰過黏而不易產生霧狀擴散效果,如當1.5小時後捲回鉤組以再次補掛新餌時,發現舊餌幾乎完整無缺或僅消耗部份,那麼可能的因素存在於調餌時,黏劑比例使用過多了,則此時應於調餌時,可稍減少些黏劑成份的使用。 

 

3.作釣過程中魚訊的判讀:

在一切都符合標準作釣的情況下,乒乓一開始由於有完整的餌糰拉制,受水面波動和風力的推引作動下(假設於緩波和微風的情況),產生左右搖晃甚或移位的現象將稍不明顯些,而隨著餌糰潰散瓦解的時間與程度上,則左右搖晃和移位的幅度將漸為明顯和劇烈。

於此過程中,當我們發現乒乓有持續向左或是向右快速移動,但是卻又整顆遲未下沉時,則有可能鉤組已經勾中小魚,此時應即刻收回鉤組以重新換掛新餌以拋投作釣。

如發現乒乓原有左右搖晃或移位的現象頓時停止時,則其中的可能因素之一為大頭鰱已靠近索餌,而餌糰旁的小魚因此而閃開了,則此時宜應特別注意乒乓的動向,如果乒乓有瞬間上下浮沉動作產生時,則有可能代表大頭鰱正在大口吸食餌糰附近的餌料,如此帶動水流以使乒乓短距離左右移動和上下浮沉的現象產生,而如果乒乓瞬間下沉末入水中且未上浮達3秒左右時,則代表已順利中大魚,此刻即可揚竿並快速收線以進入搏魚階段了。

 

4.常見的問題與解說: 

Q:使用乒乓釣法作釣大頭鰱時,很困擾著經常中小魚如曲腰片或烏尾冬等!

A:

1.再次調深釣棚約6~8呎,以盡量避開活躍於上泳層的小魚,並以更加順應大頭鰱的適釣層,一般相關魚種的泳層組態下,以上泳層到下泳層的依序排列為:烏尾冬或曲腰片、小體型大頭鰱或竹葉鰱、大體型大頭鰱。

2.可再加長原鉤組架雨傘型骨架之支臂長度,或增加子線長度為5~10公分,以使鉤體再偏離餌糰開些,如此實可降低鉤中小魚的機率。

3.可於餌糰的氣味比例上,試以調整香與酸之比例數,施以減少香味而增加酸味之微調作業,亦為經驗值上有效降低小魚啄食餌糰而擦鉤的機率作法。

Q:當於拋投出鉤組(含餌糰)以入水後,過約10秒或更長的時間下,尚未發覺乒乓順利浮出水面的情況

A:

因於鉤組拋投前,未將魚鉤手作埋入餌糰內,或埋入的範圍不夠,以至於拋投的過程中,鉤子完全露出並鉤纏到乒乓或指環鉛以上的母線,致使整組載重下沉以不見乒乓浮出水面。

應該於鉤組拋投前,將原外露的魚鉤手作埋入餌糰內,且埋入的範圍須足夠以拋投的過程中,不輕易脫開而產生鉤纏到指環鉛以上的母線狀況,上述作法外,亦可於乒乓到雨傘架組之間增加設置一段〝防纏線〞,防纏線的長度應盡可能地略大於子線長度加上傘架支臂長度的總長度為佳,則此於正常拋投的過程中,將更可避免鉤子鉤纏到指環鉛以上母線的失敗狀況。


米糠炒麥片,或是米糠炒好再攪拌煮熟的蕃薯,都是不錯的餌料

一大包麥片(以前是秤斤論兩的),偷偷倒啊嬤的紅標米酒。那時的水域,是頭前溪口支流的攔沙壩,誘餌酒釀麥片,釣餌酒釀麥片,魚種   鯉魚(呆啊)  鯽魚(季啦) 鯰魚(粘啊)  吳郭魚(福壽阿  吳郭啊   黑季啦)   ,鯉魚通常二~三斤,鯽魚三四指,吳郭魚一斤上下,有時候二號子線都會斷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烏鰡

不凍蝦

福壽釣史